好學歷等於好找工作?台灣人的價值觀才是決定教改成敗的關鍵

自西元1987年台灣政府解嚴後,民主風氣逐漸開放,民間教育改革團體紛紛成立,在民主呼聲及國際趨勢的影響之下,台灣社會一波又一波的「教育改革」便如火如荼的展開。然而政策匆匆上路,配套措施不周,弄得師生頭暈轉向。而台灣的「填鴨教育」一直以來都是教育的詬病。教育是根,莘莘學子是苗,教育改革的推進也讓人民重新審視「教育」的問題。民國83年4月10日的「410教改大遊行」至今,歷經25年的教改政策,對台灣社會及人民到底造成了那些影響?

(圖│翻攝自邱萬興 410教改大遊行)

開始談論教育改革之前,先談談臺灣人民的普遍價值觀「書讀的好才能有翻身的機會」,這句話本身就存在兩個奇怪的觀點,第一「書讀的好」,那天生不是讀書料子的人不就勢必失敗,連命運都扭轉不了只因為他不會唸書?第二「翻身」,意指從技職勞力工作轉換成學術腦力工作,是不是隱含了某種成分的階級之分呢?遵循這句話的臺灣父母不願意接受孩子不善邏輯學術推論,以成績和名校壓力逼迫孩子,難為父母與孩子,畢竟當前政策對於勞動者與高知識份子的工作待遇及制度的標準相差太多,也難怪父母期望孩子有好的成績,以高學歷走入高社經地位。

臺灣各大企業及政府機關在選材用人時都以成績及學歷作為評選標準,能理解的是一份履歷交出來沒能馬上評斷一個人除了學業成績以外的能力,只好以成績作一個海選的標準,導致社會分化為「學識人才」與「勞動者」。然而邏輯推論能力不及學識人才的勞動者在技職方面不管技術再怎麼精湛、嫻熟,政府始終漠視這群努力發光的勞工,長期處於低待遇、工安制度尚不完善的情況底下,社會對於勞動者的價值觀就是社經地位不如擁有名校光環的「菁英」。臺灣雖沒有所謂階級制度,但其實就多數民眾價值觀來看,其實「學識人才」及「勞動者」的階級是暗自存在的。

這樣的價值觀如果沒能被消除,政府在制度上如果沒有稍作改善,教育改革再怎麼改,效果也不會有太大的彰顯。

大學的存在不應該只是一張漂亮的文憑,應該要是一副戰鬥力滿點的武器

深受儒家文化目染的臺灣人民,活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只有讀書才能翻轉階級的思想當中,410 大遊行的社會運動,為使教育「去菁英化」、使知識不再只為少數菁英圈所擁有,提出廣設高中及大學的訴求。此一訴求的初心是好的,知識大門公平的為人民打開,然而衝擊的卻是我國技職體系的發展。臺灣近年教改政策雖試圖打破以學業成績作為舉才標準的狀況,然而管道的模糊與不完全,社會還是對於課業表現優良的孩子投以崇拜與關注的眼光,「高中優於高職」的迷思依舊深根家長的腦袋。

技職教育的發展攸關國內產業走向及人力供給,早期台灣由酪農業轉工業的銜接時期,因技職體系及時提供基層技術人才,才得以奠定臺灣產業轉型及升級的基礎。然而廣設大學的政策,使教育部將資源過度集中於大學,忽略技職學生的學習,導致技職體系衰弱,且近年來技術學院轉型為科技大學,以成績量化的升學導向模糊了科技大學與普通綜合大學的界線,課程規劃傾向學術研究,揚棄實務能力的培養,學用落差導致技術人才流失。

大學學歷在手,少了實務操作的精神體力磨練,多半大學生認定自己為學術的產物,自視甚高,技職相關的工作通常無法久待,造成企業缺工、中層階級人力欠缺的現象。

大學可以廣設,但「廣」要有限度,因教育資源的有限,初期應少量增設,維護大學品質才不致使文憑貶值,將有限經費提供給限量大學扎實的培育人才,成效見章後可逐年遞增大學校所,慢慢拉高國民知識水準。其次,政府應並重學術研究及技職發展,齊頭式平等應落實在各教學機構,也就是資源的均分,避免資源不足的學校變成學店。教育品質的低落也是廣設大學的問題之一,學歷升格了,卻是名不符實,虛有空殼而無真正的學識內涵及能力的展現。短時間內的制度變更,使得技職體系教師不見得擁有實務能力,培育出來的學生達不到企業期待的高度。政府可透過鼓勵技職就業人士回歸學校教育,平衡學術獨大的環境,與學生交流實務經驗,近年來政府推廣的產學合作也是力挽狂瀾的方法之一。

早期台灣因著優勢的貿易出口位置、刻苦的勞動人才資源,擁有基礎國民義務教育的人民便足以幫助國家經濟的奠定,坐擁「亞洲四小龍」的位置。而今,時勢不同,先天條件並不那麼優渥、周邊鄰國高度競爭力、社會結構不同等,高等教育的推廣成為一個不得不的選擇。當其他國家也重視高等教育的時候,挹注在教育上的無非是更廣闊的視野及知識力量,提升全民的知識水準,才能提升一個國家的生產力及競爭力。

面對來自各國的的競爭壓力,「廣設高中大學」我認為是必須的,提升國民教育素養才是增進國家競爭力的方法。但學術和技職,甚至其他娛樂影視產業都應該要受到全國人民的重視,側重任何一個都會導致國家的發育不全,社會應要建立起「高中、高職並無優劣之分」的共識,技職體系與我們的日常息息相關,各行各業都值得尊重,都需要人力各司其職。

(圖片來源|Pexel)

「填鴨式教育」讓學生被動學習,缺少獨立思考和探索自己的機會

「大學生就像一群死木頭,一點反應也沒有。」交大前校長張懋中透過教育現場的觀察做出的結論。

填鴨教育讓校園宛如工廠,複製出一批又一批的機器人,只會紙筆考試,從校園畢業後,面對企業徵才面試,毫無生氣,想法不夠創新,說出來的東西不夠吸引人,企業求才有礙,學生應屆畢業即應屆失業。大家都鄙視填鴨教育,也責怪填鴨教育讓孩子失去想像力,但為甚麼回到老師身上,他們還是慣性填鴨呢? 因此一模式簡單、耗費成本低,只需紙本作業就可以快速引導出看似公平又有跡可循的客觀結果。

這不能全怪老師,從古至今,臺灣教育方式就是以成績為舉才標準,隋代為了改革九品中正制,設立了科舉制度,經過唐宋的改革,制度漸趨完善,「應試教育」影響了古今中外的教育界。直至臺灣戒嚴時期,政府為控制人民思想、言論,配合威權國家體制,以集中灌輸壓抑人民自主意識,「填鴨式教育」日益蓬勃,政府給你甚麼,消化就對了。就好比飼養一群鴨子,用含糖量高的飼料餵食鴨子,不在乎鴨子走路的樣子、會不會划水,只求快速增肥,重量不重質的情況下,養出一群又一群的呆頭鴨。

學生從小被填鴨到大,對自己所見所聞深信不疑,社會給你怎樣的價值觀,你就全盤接納。這幾年婚姻平權、性別平等、反偷拍等社會議題的討論,年齡層落在20歲至35歲的族群中,無論是連署或者遊行,大家都熱烈參與,但如果深入其中,會發現只有少部分的人能夠表達自我意識、分析自己的立場,反觀多數人不見得有想法,而是吸收身邊的人的觀點,這樣的理念是非常薄弱的,輕輕一觸,整個思維就會瓦解。

孩子不是產品,一出生的個性就是不一樣,我們不應該用同一種飼料餵食、拿同樣的模板印製,把他們複製成一樣的機器,那就失去生而為人的本質了。面對當今社會媒體繁雜,資訊量爆炸,人們應該教導孩子如何辨識正確的資訊,而不捕風捉影的能力從小就要養成,不要只有灌輸和壓抑,避免孩子成為一顆球,被踢來踢去,沒辦法依自己的意識自由去向他方。為此,教育部一直以來提倡要發展學生的多元能力,雖然目前依然是保守的升學主義當道,但近年來由台大葉炳成教授及中山女高張輝誠老師,兩人致力於研究與推廣的「翻轉教學及學思達」滲入校園,可為填鴨教育的解套方式。

翻轉教學顧名思義即將以往教師夜夜絞盡腦汁備課,課堂上再以口述傳授、學生不停手抄筆記,只有考前才會開書臨時抱佛腳的模式,翻轉成學生課前先預習、小組討論並思考課程內容,課中由老師提問,學生就自己一開始接觸資料的個人觀點進行表達,最後由導師進行統整及補充,完成雙向的教學模式。我認為翻轉教學的核心是好的,學生先行自學,於課堂上提出自己針對課程資料原初的理解,這個理解就是想像力的開始,它沒有標準答案,但可以充分的讓學生表達自己,最後經由老師的整合與說明帶回課本的中心思想。老師在這部分要做到的就是說話的技巧,不能否定學生的答案,因為這世界上真的沒有所謂標準答案,保有學生願意發揮創意的靈魂,才能促進學習的動機,雙向溝通對於師生而言才是健康的。

雖然翻轉教學還算是一個資淺的教育模式,它仍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這端看老師的教學技巧及創意,它是可以被變通的,並沒有一定的準則,畢竟翻轉的核心就是有板有眼,老師可以依照學生的屬性規劃出個別化的翻轉教學。

(圖片來源|Pexel)

升學體系應共同合作而非獨立作業,鋪一條平坦的路,讓學生穩穩地走下去

多年來,課綱不斷的編修,卻始終侷限於課本上的知識,108課綱就是為了因應時代的變化,讓學生習得「使用」知識的能力。特色大學的發展,由大學去選擇符合校園特色的學生,加以開發學生潛力,培養出企業需求的人才,無論是學術面或技職面的。108課綱從國小就開始,滲透國高中至大學,銜接每個就學階段,每個階段培養不同能力,並加深加廣,從小打好基礎以便未來與社會接軌。

108課綱於去年8月正式實施,主張「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強調學生是獨立個體,引發其自主學習動機,並培養終身學習能力,落實以「核心素養」為主軸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課程理念「自發、互動、共好」。以往學生只是「學知識,好考試」,核心素養強調的即是一個人如何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能力、技巧、態度以因應當前社會的需求,將學識與生活結合,透過實踐力行,達到全人發展的宗旨。

課綱的調整連帶更新考試內容,大考命題方向以素養為導向。題型的安排以情境化(試題素材結合生活情境與學術)、整合運用能力(評量學生能否分析統合豐沛的知識量,並善用所學)、跨域跨學科(能否融會貫通將一個知識向外延伸,處理不同領域的相關問題)、表達及說明技巧(考察學生能否換句話說,以自身思維重整知識,題型走向可能為非選擇題)為主。

為因應與以往大不同的考題模式,學生從小培養的能力就要稍作轉變。國小教學除了深化學生基本學力,亦透過校訂課程,將生活情境與跨領域融入學科知識,此一模式已成為新制度下的常態。國中開始由於教育部減少統一規定的教育課程,將多出的時數歸給學校,由學校自行打造適合學生的學習環境、建立自己學校的特色課程,包含跨領域跨學科的課程、專題的研究與探討、社團多元的技藝活動、特殊需求領域及其他,經營自身品牌的特色,讓學生除了主學科以外,有其他探索方向,漸漸了解自己的性向並發展多元能力,面臨高中的選擇也能依著三年的自我了解,選擇適合自己的高中職。

以往考試成績獨大,決定升學之路,但未來成績只能做為升學條件之一,學習歷程(也就是高中三年做了甚麼)的推廣,不只考核學力,技能及課外活動的參與也成了評量標準,是升大學時評審會關注的內容。因此要依自己的能力及興趣,選擇合適的高中職,才能在就學過程中好好發揮,替未來的升學加分。課綱在高中端的修正變化最大,除了大幅降低必修學分,廣設選修及校訂必修課程以外,學習環境不再局限於課室內或校園內,強調由大環境汲取知識,校園外相對於校園內充滿挑戰性,更能激發學生的潛能亦可以幫助學生適性發展,確定自己喜愛的領域,自我探索的過程中對於大學的科系選擇也能更加清晰。大學即是多數人步入社會前的最後一個環節,尤為慎重。大學強調將所學與社會產業進行結合,好的大學課綱應是學生畢業後能與社會無縫接軌,將多年由國家資源栽培的能力反映在社會、產業與自己身上。

撥開108課綱淺層的紗,其實追求一個好的、和諧的教育環境背後的目的除了全人發展、終身學習以外,都是希望人人落實現代社會該有的公民水準。現代公民該有的五大素養為倫理、民主、科學、美學及媒體素養,公民指的是公共事件的參與者,公共事件包含政治與非政治,不限任何型態及時地,最主要強調對於社會不公、不正的事件,公民不該袖手旁觀,認為由於自己並非事件的波及者,別人去處理就好,而是應該站出來反抗,因為這些脫序的事件將會導致社會失序,影響我們對於現代性社會的想像,教育要培養的是學生對非利益導向的自發關心,現代公民都應該有義務與責任去干涉公共事件。此外對於弱勢團體的關懷也應當作為一種價值觀的建立,期許學生善待他人,傾注心力關注社會上的弱勢,這不只是對成人的期待,從小就建立兒童這樣的價值觀,因為兒童也是弱勢族群的一環。

108課綱的中心思想強調「知識與生活的運用與結合」,期望培育出來的是一群能夠活用所學,適應生活並能面對未來挑戰的人。綜觀近年來教改的共同理念強調的都是全人發展、自主學習等等,無非都是期望根除填鴨式教育。然而課綱的主張寫得冠冕堂皇,並沒有特別提出具體的實行方式,理念的表達極為空虛,讓民眾霧裡看花,看起來好像就要有一次成功的改革了,但結果通常負了眾望。針對去年的108課綱,似乎較過去完整許多,目前上路才快滿一年,還能慢慢期待。每年教育部與老師們有許多研習及開會活動,期望每次的討論當中能夠慢慢調整並摸索出適合的教育方針。

愛因斯坦曾說過:「用爬樹的能力來評斷一隻魚,那隻魚將一輩子相信自己是笨蛋」。如果要落實108課綱的教育理念,家長及教師要更新價值觀,不再將重心放在校園內,讓學生向外發展,世界可以提供的教材更多更廣,在多元的教育型態下,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激發其學習動機,幫助學生找到適合他們的資源管道,讓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有屬於自己的位置。

(圖片來源|Pexel)

拿回主導權,在教改完善之前,決定自己生涯的走向

時代演變,不斷推動教育改革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教育的改革非常龐大,攸關太多不可控制的因素,教改的失敗綜觀來看就是忽略了「欲速則不達」,政府應該要了解「慢慢來比較快」,需耗時10年或更久的改革,不應該以揠苗助長的方式濃縮成5、6年,且政策本應一項一項推動,慢慢調整,才能確保質與量都兼顧。

政府在推動教改的時候要顧及教育的核心,避免讓政治滲入教育,使得教育不再純粹,經費需均分且善用在校園裡,盡可能地站在師生的立場思考如何讓教改成為助力而不是阻力;教師的教育方式及學識需要不斷與時俱進,才能面對學生日新月異的想法,並培育出合時宜的人才;家長需捨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傳統思維,他們是你的孩子不是龍和鳳的孩子,不要再和隔壁鄰居比孩子的成績,而是要協助孩子找到適合他們發展的方向;學生不要壓抑自己的想像力,如果學校的教育滿足不了你,被否定不代表你不好,學校外的環境很大,透過自我探索,你也能找到自己的定位。

教改的困境一時半刻可能很難達到完善,這時候的我們還是要懂得敞開心胸,不要侷限自己,我們不應該成為任何制度下的產物、不該被制度支配我們的未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Useful News

熱門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