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之美 青青創生協會用鏈結凝聚在地力量

青青,象徵大自然的生生不息;代表著「桃園市青青創生協會」珍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心意。多年來維護環境生態之永續利用,並傳承在地文史風情,活絡地方創生,透過多元活動彰顯每個組織特色和力量,建立互惠合作累積在地組織信任關係;帶動區域經濟,協助政府及地方推展環境教育、生態旅遊、活化地方產業資源。

現地學習



維護漁民生計 鰻苗架成為地景藝術

  鰻魚經濟價值高,桃園沿海的鰻魚產業曾經非常興盛。養鰻場的土地從農地改建地後,鰻魚養殖沒落,但依然有不少漁民捕鰻苗維生。
  鰻魚是種奇特的魚,目前養殖技術仍無法讓鰻魚在人工環境裡繁殖下一代,只能靠捕撈野生鰻魚苗,然後再把鰻魚苗養大。鰻魚苗因此值錢,但也因此需要保育,以確保野生鰻魚生生不息。依照現行法規,每年11月至次年2月為合法捕撈鰻苗季節,但臺灣各地海邊出現鰻魚苗的時間不一樣,桃園依法能捕鰻魚苗的時間相對較短,因此漁民認為這法規對桃園漁民並不公平。
  許厝港國家級濕地、新街溪出海口,過去以來漁民撈捕鰻苗放置大小鰻架,各地都有捕撈鰻苗,唯獨許厝港濕地因當地沙灘、礫石灘、生物礁地景,漁民就地取材木麻黃、廢棄木等搭建捕撈鰻魚苗用的鰻苗架, 形成非常特殊的鰻架聚落地景。但在非捕鰻苗季節時,看起來髒亂也很容易毀損,主管機關曾想將這些鰻苗架拆除。青青創生協會認為,換個角度思考各種解決的方法,藉由多方溝通並激盪創意,就可以達成雙贏。於是,青青創生協會尋求在地藝術工作者支援,並且與主管機關積極溝通:「臺灣很多地方都在捕鰻魚苗,然而,只有許厝港濕地公園以自然海天美景,和在地漁民特有捕鰻魚苗架聚落特色,自然形成在地特有漁民文化海岸景觀!只要做好環境維護和美化,鰻苗架反而能成為具有在地特色的觀光亮點。」
美化工作



鏈結多元產業 推展地方創生經濟風貌

  原本面臨拆除命運的鰻苗架因為溝通和努力改為登記列管,五年觀察期當中,若是鰻苗架壞掉不維修或是周遭有垃圾卻不清理就會記點,違規點數記超過規定了,才會拆除。在此同時,青青創生協會開始著手美化鰻苗架,邀請在地藝術工作者楊雅蘭在鰻苗架上彩繪出百鳥圖,配合協會舉辦的無痕環教推廣體驗活動,鰻苗架成為許厝港特色亮點,吸引民眾拍照打卡,於是第一座美化鰻苗架成為桃園海岸地景藝術,各大媒體也爭相報導,因此得以進行第二座鰻苗架的設計。
  這次,青青創生協會號召在地藝術工作者和社區民眾參與,辦理鰻苗架手作藝術工作坊,大量使用回收布料製作成鰻魚苗的裝置藝術,並且結合海鳥、木麻黃、護港的元素,展現了鰻苗架本質的在地意義和文化價值。
  青青同步辦理鰻魚季體驗參訪活動和在地主張課程培力工作坊,以海岸【鰻魚祭】活動重現海岸鰻苗架與手抄網捕魚文化,活動過程結合社區關懷據點辦理鰻魚飯海宴午餐,讓風味餐不僅止於品嘗風味餐,而是充分鏈結地方多元產業的展現活動。同步辦理的系列【在地主張課程培力工作坊】,除了傳遞海岸漁人文化,重點更在培育推廣海岸自然生態與環教美學種子人力!
結合當地特色辦理活動



將靈感化為實績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在地創生要涵蓋地方人文、地景、產業」青青創生協會理事長潘寶秀認為地方組織合作的過程,需要認同與充分互信,藉由每一次的活動,鏈結在地組織與產業能量,如果沒把在地特色做起來,經濟就沒辦法發展。「我們協會成員結合了生態導覽班和環境教育認證的推廣講師人才,透過我們對自然生態的熱愛和導覽專長,推廣珍愛環境的理念,結合地方組織的產業優勢,辦理多元活動來活絡地方創生。」
  潘寶秀:「每一位青青夥伴,都可以是發揮創意,實現理念的提案人」
  希望青青是共同成長的培養皿,每個人都可以是發揮創意,實現理念的提案人,由協會成立工作小組並找出計畫主持人帶領大家執行計畫,讓想參與的會員都有機會參與執行計畫。」因深深了解「提案與企劃執行人才」培力重要性,青青因此積極向桃園NPO 中心詢問相關課程。桃園NPO 中心主任蘇秉凱提供相關資料,並表示中心也會開設線上課程,讓更多需要的人能獲益,一步一步讓整個桃園的人文、地景、產業都能生機盎然、蓬勃發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Useful News

熱門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