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費醫材天花板,守住弱勢醫療權最後一道防線?

『支架不用最好的,我只要能活下去、還能賺錢就好,不然也是拖累一整家。醫生,沒有便宜一點的可以用嗎?』診間的日光燈,照不亮患者心中的絕望。弱勢族群就醫,有時候就是這麼卑微,對於自身的病痛,他們不期待最好的治療,只期待用最低廉的方式,儘快、無縫地回到為溫飽打拼的崗位上。

生活已經很艱難,如何讓弱勢族群就醫有更多的選擇,或者更好的機制,保護他們權益而不被醫療產業剝削?近日外界吵得沸沸揚揚的『自付差額醫材』是可能的解方。

本次衛福部預計在8月份上路的醫療器材管理制度,主要是在健保全額給付、部分給付、全自費三類別中的『部分給付』進行調整,針對8大類共352項醫材訂定民眾自付差額上限。

衛福部認為推動此制度能避免醫材出現不合理價格,並能解決醫病資訊之間的落差與促進醫病良性溝通,不料,新制度一公佈即引起民眾與醫界大力反彈。

二大觀點,力拒醫材自費天花板

醫界擔憂新制度上路後,價格天花板造成廠商覺得無利可圖,除了降低醫材廠商引進新發明、高品質醫材意願以外,更有可能退出台灣市場,使台灣醫療水準逐漸落後其他國家。

民眾則是提出醫療品質下降的擔憂,原本同類型、同功能的醫材,根據適用性、特殊功能有高低價位之分,但新法上路後,即便有能力負擔高價位的醫材,也因價位限制而無法使用高價位醫材。

從上述二點可看出本次健保自付差額新制引起的反彈,整體而言,主要的擔憂都是擔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狀況,不僅民眾權益受損,也不利於醫療水準進步。

廠商利潤合理下降減低病人負擔,強化弱勢族群權益

還記得,小時候陪著因為膝蓋不適的奶奶上醫院,聽著不安的她向醫生問了一連串問題『醫生,愛開刀某?愛挖賊?哪開刀健保誒到三綱某?』當時的醫生非常有耐心地跟奶奶說明各種情況和不同方案需要負擔的費用,看完醫生後,家裡也很認真的做了許多功課判斷狀況,很幸運奶奶情況尚未嚴重到須置換人工關節,僅需施打類固醇與持續物理治療即可改善。

然而,並非每個家庭都能有這般的幸運。這裡說的幸運不僅僅是症狀嚴重程度,還有經濟狀況,事實上,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今年第一季台灣仍有140,035戶低收入戶,經濟弱勢往往也伴隨著知識與資訊弱勢,使弱勢族群可能有較差的判斷能力。對於『健保自付差額』新制,與提出異議屬社會經濟地位高、具有話語權的族群不同,我們幾乎沒有聽到弱勢族群針對這個議題回應,不僅是因為社會長久忽略他們的聲音,也可能是為了活下去,就耗盡了這些人的精力。

本次新制度上線後8大類共352項醫材受影響,預計會有89%的醫材需調降價格,這也代表著89%的醫材會被攤開來,受政府、整個社會檢視在使用及收費層面是否合理。

健保制度致醫院經營困難,不應以自費項目向病家收錢

不可否認醫療有其特殊性與複雜性,僅用醫院進貨成本去衡量價格不合理,醫院經營成本、醫師經驗與技術也應該包含在售價內。但收多少才合理呢?經營餐廳扣除成本利潤約落在10-20%,經營醫院合理的利潤又應該是多少呢?隨著輿論發酵,期待討論範圍延伸至全自費醫材,一次揭開醫材收費神秘的面紗。

醫療透明度,將可以消除廠商與消費者間的資訊不對等,並降低可能存在的誘導需求,讓弱勢族群在就醫期間更意識到自身權利,避免過高的財力負擔造成延誤就醫使病情惡化,陷入沒有工作、沒有金錢收入、沒能力就醫的惡性循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Useful News

熱門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