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醫護,不是傭人」從南韓醫師罷工事件反觀台灣醫療現況

台灣大部分的醫護人員還是學生的時候是極度有熱忱的,他們認真學習,開始到醫院實習的時候,都曾經因為病人的反饋和病況的改善而獲得小小成就感,這些都曾經是支持他們唸書、考取執照一路走來的力量,直到他們真正變成白色巨塔裡的成員。印象中,醫院總因疾病和死亡的氣息而顯得冰冷,但如果我們化身隱形小精靈跟著醫護人員一整天,會發現這份冰冷,其實還摻雜著醫護人員的厭世、疲倦和冷漠。台灣醫療環境不佳是眾所皆知的,任何甘願投身醫療火海的醫護人員,他們曾經熱愛、願意奉獻的精神早已被醫療體制和病人態度折損殆盡。

在醫療品質與醫護人員身心健康之間,如何兼顧、如何達到雙贏,端賴政府與民眾願意付多少心力共同修補脆弱醫療體系的破洞。

(圖片翻攝自韓劇《機智醫生生活》)

醫療人員不發飆,你把他們當塑膠?

前陣子南韓政府為因應當前存在首都與地區的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問題,規劃從2022年起推動長達10年的「醫學院增員」計畫,透過新設醫學院,逐年擴增醫學生的錄取名額,預計達到4000人的目標擴充。此項政策引來醫界不滿,認為這方法只是治標不治本,錄取門檻降低將導致醫療品質不佳,且無法改善偏鄉醫療設備不足之窘況。面對此次大規模疫情襲擊,韓國多年來對醫護不公的「廉價醫療」再度被「大韓專攻醫協議會」(由實習、住院醫師組成)抨擊: 「被醫院當作『廉價勞動力』使喚的專攻醫,之所以不夠,是由於醫院經營者不遵循將醫師們分配到必要之處的原則;地方上之所以沒像樣的醫師,是因公立醫院無法扮演好責任角色;現場會沒有能動手術的醫師,則是因醫院和保健部門不去營造妥當的手術環境。」 摘自udn/轉角國際《機智醫生不開心:疫情逆襲當頭…南韓為何「全國專攻醫大罷工」》

南韓實習醫生協會21日起宣布罷工,大韓專攻醫協議會也跟進響應,即便國家發布行政命令要求復診,醫界態度強硬,堅持要政府撤回廣招計畫,否則將無限期罷診。

(圖片來源│Pexel)

同是醫護背景的我對於這則新聞極度有感。當我還是護理系學生的時候,讀過南丁格爾相關書籍,護理於我而言是一門崇高又令人尊敬的專業,在學校的時候,我是這麼想的。然而開始臨床實習後,看著學姊們除了護理專業技能的發揮以外,也兼職全方位的家管,民眾視醫護為服務業,噢不,民眾視需要花錢得到的服務通通為服務業。從那個時候我開始納悶護理師在台灣人民心中的印象、開始排斥護理這項付出與回報完全不能成正比的工作。畢業後我進入醫學中心工作,身為一個正職護理人員與實習生的角色完全不同,我徹底認清這個醫療體制的破洞,破了好幾十年,期間有那麼多相關人士為此聲明抗議,積極努力要修復這個深不見底的洞,卻始終彌補不了,沒有很久我便離開臨床了,卻還是關心著護理。

護理職責定位模糊,護理人員兼職家事工

護理工作的本質應是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協助醫師作出對病人最適合的診治,廣義上是醫師的助手,但嚴格來說應是醫師的合作者,護理人員經過專業的訓練是能夠獨當一面提供專業訊息給醫師參考的,醫護合作才能帶給病人更高的就醫品質。

然而大學時期老師要我們做一份報告調查在臨床上曾經受理過哪些病人無理的要求,從擷取片段表單內容就可以發現台灣人民對護理人員的印象就是白色巨塔裡的高級台傭,如果不能任勞任怨還被冠上失職一詞。

(圖片來源│文章作者chen)

護理人員在職場上執行非專業的工作可能比付出專業的時間來的少,護病比高,瑣事又太多的情況下,我們無暇顧及病人的心理狀態。每個時間點有該做的治療,治療做完要寫紀錄,護理師的一天就是被時間追著跑,絕對不能被時間的觸角抓到,面對臨床上做不完的事,抽空去關心病人根本是種奢侈,因為在馬不停蹄的狀態下,如果能獲得一點時間,就想稍作喘息,且帶著厭世的心情上班,自己的狀態都照顧不了了,哪還能發自內心去關懷病人?但南丁格爾不是這樣教我們的吧?如果她現在從棺材裡甦醒,看見護理人員的角色功能竟然像機器人一樣呆板做治療寫紀錄,對病人毫無關懷之情,大概會再度吐血身亡吧。還好工作環境強制戴口罩,不然多少護理師又會因為臉太臭被投訴態度不佳?

除此之外多數民眾嚴重白袍迷思,將醫師的話奉為聖旨,對於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反而半信半疑,但我完全能理解,因為護理師在醫院的工作完全就是護工,大大降低專業形象,而醫師僅在查房時間才盼得到,每次出現的時間頂多5分鐘,民眾看在眼裡自然會認為醫師神秘感倍增,平常忙碌無法露臉都是在處理專業問題,護理人員呢?就是全職媽媽、鄰家女孩,按了呼叫鈴就會出現。病人及家屬願意花時間等醫師,卻要護理人員動作快,立即為他們解決問題,以為護理人員的重心只有他們。

許多原本對護理工作懷著熱情的人,最後都會因為超負荷的工作磨光熱情,甚至,尚未入場的人即望而卻步。

南丁格爾被譽為提燈天使,是世界上第一個真正的女護理師。(圖片來源│Pexel)

工作環境惡劣、付出與收入不成比例的情況是台灣民眾要醫療物美價廉的結果

台灣的護士荒為什麼嚴重,多數護理系畢業的人為什麼要前往國外的醫院就業,除了薪資、護病比、職責以外,最重要的是醫護人員在國外是備受尊敬的,人民發自內心尊敬他們。國外並不擁有像台灣這麼完善的健保,醫療資源相對珍貴的情況下,緊急的疾病才會前往醫院就醫,病患人數不高,醫護人員能把心力完全加注在這些需要的人身上,提供好的照護品質。反觀台灣,人們將定義在服務業及3c電器用品上的cp值拿來審視醫院提供的服務,要醫療「物美價廉」,導致護士荒、血汗醫院、醫師過勞等問題衍生。

拿醫護人員加班情況來說好了,準時上下班本是天經地義,超過時間就該給予加班費。台灣的醫療環境卻是「該單位若能讓醫護人員準時下班就是天堂單位,提早半個鐘頭到單位點班、查閱交班卡,下班時間平均延後 1小時(對於新手護理師平均2小時還不算多)才是正常的」護理人員雖然納入勞基法保障,但對於加班一事仍是曖昧的處理方式,法律上對於將醫師納入勞基法則因為可能損失民眾的就醫權益而存在著爭議,那醫師的權益呢?

(圖片來源│Pexel)

南丁格爾女士的精神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我記得後來我曾經遇過一位老師對我們說「同學們,這個名言已經過時了、不適用,你們不是蠟燭,不要燃燒自己,要照顧好自己啊…」確實,台灣醫療環境如此差勁,怎還能要求醫護人員燃燒自己照亮台灣人呢?

「每一次消費,都是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付費是尊重專業的表現,用在醫療環境也是如此

現今社會不斷進步,新興疾病盛起,醫護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性,醫患關係緊張,民眾對於醫療品質的期望越來越高,攻擊事件頻傳,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變得龐大。

政策上應該將護理師職責與瑣碎雜事清楚劃分,讓護理人員將重心放在專業上,醫院要重視護理人員的工作,提升護理人員的社會地位才能顛覆大眾對於護理人員形象的認知,如此一來,民眾崇拜醫師輕視護理師的價值思想才有機會徹底根除。失控且視一切服務為理所當然的台灣民眾,通常是令醫護人員心灰意冷的原因。除此之外,我國對於醫護的權益並沒有完整的保障,醫護照顧病人,誰來照顧醫護?薪資待遇也是當今政府該重視的議題。

(圖片來源│Pexel)

全民健保的初衷是美的,造福民眾也曾登上國際新聞,只是衛福部沒有拿捏好合理的醫療成本,對醫護人員而言反而是一種變相的壓榨,導致醫護人員付出再多卻只得忍受相對低薪,如果社會要尊重醫療專業,提高一點成本其實是合理的,不能只照顧弱勢,卻忘了背後默默付出的一群人,長遠來看這並不是健康的。

台灣醫護因為一些原因無法像南韓醫師罷工爭取權益,但政府也不該因此而不去重視現況,願所有醫護人員在焦頭爛額之中依然要好好照顧自己。

保護醫療體系,保護我們的醫護人員

我還在護專唸書的時候,身邊許多同學對於護理都是充滿憧憬的,多數人都有小時候就醫被醫護人員感動過的經驗,因而走上護理之路,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小小心靈被振奮,願意進入護理科系,熱血的走在這條道路上。

進入臨床後,對護理有所懷疑的我曾經問過學姊們你們真心喜歡護理嗎,做了這麼多年還是一樣有熱忱嗎?我得到的多數回答都是「其實是喜歡為病人服務的,看見患者逐漸康復或者喜迎新生兒的時候,內心是充滿成就感的,只是醫療體制的破爛再加上一些失去理智的家屬,經常對上班感到無力」。離職後我還能清楚感受醫院工作環境有很大很強的能量,但這個能量當中厭世的成分竟然壓倒性的多,同事一起上班是歡樂的,但是包覆在這股歡樂以外的是對於護理工作的厭世感。

(圖片來源│Pexel)

相信直到現在也還有許多醫護人員,懷抱著同樣的熱血與憧憬,繼續留在臨床照顧受疾病所苦的人們,而這一點一滴的熱血和憧憬,我們能不能齊心留住,不要再讓這些可貴的能量流失,希望政府能在維護民眾就醫品質的同時也想想醫護人員的工作品質,以及民眾能設身處地為醫護人員著想,請尊重他們的專業,請檢討身為一為好公民該有什麼樣的態度,請了解沒有人有義務為你使命必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Useful News

熱門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