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高齡社會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以預防勝於治療減輕照顧負擔

採訪/邱羿慈、編輯/詹尹州

  台灣逐漸邁入高齡化社會,規劃高齡者未來的照顧方式是現代家庭必經的課題。面對長期臥病在床的親人,多半家庭選擇由其中一位家庭成員放棄職涯,專職照顧;也有部分家庭選擇聘請外籍看護,無論最後選擇的方式,對患者或是照顧者而言都是無比艱辛。
母親節慶祝活動手作天燈提升手部靈活度

非三級防疫期間拍攝
(圖一)母親節慶祝活動手作天燈提升手部靈活度


長照之路漫長艱辛秘書長親身經歷

  面對沒有盡頭的長期照顧(以下簡稱長照)之路,身為病患每天過著重複的生活,成天好似漫無目標,究竟努力撐下去的是日漸衰弱的軀殼還是空洞的靈魂。面對病痛,不得已將負面情緒轉嫁給他人,對於全心陪伴卻受到如此對待的照顧者,怪罪不了患者,只好將辛苦往肚裡吞,久而久之身心俱疲。
  在長照的過程中,照顧者若不幸生病,對雙方都是種傷害。藍美玉秘書長也曾經歷長照之苦,因為本身是護理專長,對於家人生病時常背負重擔。先前年邁的母親生病,藍美玉整天像顆陀螺似的轉個不停,照顧她的食衣住行,幾乎沒有空閒的時間,直到母親睡著那刻才有機會喘息,隨即又得迎接隔日的早起與日復一日的生活,所以特別能體會照顧者的心情。



開拓新據點歷經波折看見曙光

  藍美玉是桃園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簡稱桃園家照協會)的發起人之一,在成立協會之前就已參與臺北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簡稱臺北家照協會)的理事、理事長。當時,提供優質的居家照顧服務獲得肯定,另外,推動護理師照顧技巧到宅指導,也有了不錯的成績,並將服務對象從病患及家庭照顧者擴及到外籍家庭看護,眼見臺北家照協會逐日步上軌道,心裡感到踏實,認為自己還可以做得更多,秘書長喜悅地說:「我樂於做一位開拓者,期望發掘更多民眾的需求,創造安穩的服務環境為後人鋪路。」於是另闢戰場,將服務精神帶回桃園。
  擁有臺北家照協會的服務經驗,原以為在桃園市開拓的協會之路會因此順遂,但是106年成立協會後,從尋找服務據點就歷經波折。因為對於非在地居民所提供服務的穩定性及適切性感到不安,多次的拜訪邀約都被拒絕,最後透過政府部門的連結下,至平鎮區多個據點服務開拓服務據點,帶領在地長者進行健康促進活動,獲得長輩的讚賞,才看見曙光。
延緩失能創社區動動班教學彈力帶課程

非三級防疫期間拍攝
(圖二)延緩失能創社區動動班教學彈力帶課程


協會助照顧者喘息緩解壓力

  桃園家照協會秉持服務精神,與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保持友好關係相互學習,積極為家庭照顧者爭取權益,促進大眾對他們的認識與關懷,並提供實質長照資源,包含健康促進活動、C級巷弄長照站、長照資源諮詢服務、照顧技巧指導等,減輕家照者的負擔。
  藍美玉秘書長最印象深刻的是協會曾舉辦過的一場音樂會,除了音樂的療癒也安排心理諮商師協助照顧者釋放壓抑情緒。其中一位個案全職照顧小中風的丈夫,無奈在活動中放聲大哭,一問之下才知道,丈夫不體諒她的辛勞總是惡言相向投注負面情緒,即使拖著中風的身體還是照常飲酒抽菸。藍美玉知道說出來是最好的方式,長期壓抑負面情緒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會影響身心,於是經常發起聯誼活動,邀請照顧者們宣洩壓力。

多元活動造型氣球DIY

非三級防疫期間拍攝
(圖三)多元活動造型氣球DIY

預防勝於治療創造家庭幸福時光

  桃園家照協會認為「預防勝於治療」,於是在健康促進活動上不斷精益求精,設計延緩失能的運動課程與桌遊,帶動社區長者健身及活化大腦,運用多元輔助療法,帶入懷舊、園藝、生命故事繪本、烘焙與手作小品等活動,幫助長者在認知與感官上有所進步。在延緩失智失能的過程家人的陪伴更是無可取代,協會在活動設計上不時會加入巧思,邀請家人共遊祖父母節孝親活動,創造祖孫幸福時刻。
  陪伴才是根本之道,減少大腦退化的機會,平時家人宜多陪伴長輩運動、玩遊戲或聊天,活化大腦,創造新回憶,保持融洽家庭關係有助於長者保持愉快心情,延緩失智與失能機會,假如未來面臨長照問題,家庭成員也應共同分擔責任,免於讓特定照顧者獨自承擔,減少長照悲歌發生。

非三級防疫期間拍攝

(圖四)利用活動聯繫感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Useful News

熱門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