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活「種」回來 種子野台花蓮演講盼讓留種成為日常

種子野台雜務長簡子倫,2月29日在花蓮文創園區,帶來一場關於留種的特別講座─「有「種」的地方就有故事:一個傳統作物控的「裡觀察」』,與大家分享保種的重要性,以及歷年在農業中打滾的經驗,包含遠行印度時,親身觀察到的種子交換機制。

主講人為種子野台雜務長簡子倫,曾在農法學堂學習成為一名農夫,也能遠行印度親自觀察該地關於種子的保存與交換之機制。

基改種子的甜蜜陷阱 迫使30萬農民自殺

種子野台雜務長簡子倫,曾為了解種子交換的制度遠行印度。多年前印度曾因為孟山都的惡性操作,使得印度農民們無法再以傳統的方式耕作,必以貸款購買鉅額的灌溉相關設備,導致大量農民自殺。當年的危機,來自於基因改造種子的甜蜜陷阱,基改的植物因為人為的修改與介入,在抗蟲害與增加收成的效果上,比傳統方式留下種子後種出的植物更加優秀,而孟山都為了獲取更多利潤,將所有公司產出之基改種子註冊了專利,使得農民每年都必須向孟山都重新購買種子。以印度農產大宗的棉花為例,基因改造種子的價格,甚至比作物賣出後農民的所得,還高出數倍不止,逼得超過30萬印度農民輕生。

在這堪稱災難的基改作物戰爭中存活下來的印度農民們,幾乎都是因為還保有留種的習慣,而後紛紛自主性的成立種子銀行、宣導留種觀念,並透過分享種子的方式,一點一點地將印度的種子自主權與糧食自主權給拿回來。遠古流傳下來的種子交換機制,不僅互相交流保存種子的方法,也一並將種植的技術與文化延續。「如果只是保留種子,卻不知道背後的文化脈絡與情感故事,這樣的保存是很空洞的。」簡子倫說。

現今農業多仰賴種苗公司採種技術的商業品種,方便生產管理和規格運銷,各地作物的品種多樣性漸漸流失。

留種 是為了保護與土地之間的連結

多數農民都相信,土地與農作物之間有著一種特殊的默契,適應了土地的農作物會變得更加強壯。傳統的農家會在收成後,農夫們會挑選出最強壯、品質最好的植株,留下種子以供來年播種,產出更優質的農作物,這是傳統農家的共同回憶,又稱「留種」,但時至今日,很多農夫不再耗費精力與時間留種,而是直接購買便宜又方便的現成秧苗。但久而久之,農民們發現作物單一化後,似乎失去了與土地間的默契。

然而,種子所代表的不僅僅是該株植物的生命,除了烹調後躍然於餐桌上的美味,也內蘊著每塊土地獨特的文化脈絡。因此,保種不僅僅只是為了延續植物的品種,也是為了將相關的文化和智慧傳承給下一代。可惜的是,許多地方流傳已久的品種逐漸消失,而栽培者自行留種、育種的農學環節也被方便的商業農用品取代了。有鑑於此,簡子倫從自己原先藝術相關的領域抽身,開始投入農業,不僅從頭學習如何成為一名農夫,又為了理解相關的商業機制運作,應徵成為菜車駕駛,親眼觀察各類農業資訊。

種子野台的成立,便是在簡子倫意識到現行的商業制度中,往往會因為追求產量,導致農民傾向種植單一化作物,使得種子的多樣性逐漸喪失之後。常常戲稱自己是雜務長的他,起初總是一人孤身,雖然隨著推廣,認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實踐的行列,但仍在2016年時因為過度工作,讓身體超荷而無預警休克,但為了持續倡導就地保種的種異性,簡子倫在短暫休息一年後,依舊回到種子野台,回到保種運動之中。

種子平台認為沒有種子就沒有農業,沒有生物多樣性就沒有永續,因而自發性的倡議地方品種就地保存。

「保種如果不在生活裡實踐,就不具意義。」簡子倫認為,如果沒有讓留種融入社會,讓社會上的大家都跟留種產生關係,就不會有人重視。種子野台,是一個運用各種媒介,去說保種故事的平台,最希望的事情,就是讓更多人知道保種的重要,進而做出改變,消費者用新台幣做出選擇,農民們也以就地留種的方式作出選擇,慢慢的也能將人們與土地之間的連結與情感,連同生活一起「種」回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Useful News

熱門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