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牧開課帶民眾用食物環遊世界 免出國體驗四國文化料理

天主教善牧基金會去年舉辦善牧食堂-餐桌上的飲食廣受各界喜愛,今年找來與去年不同國家的講師,邀請菲律賓、烏克蘭、沖繩、馬來西亞四國新住民分享家鄉文化與料理,雖然受到疫情的影響課程一度暫停,最後改由線上教學的方式進行,民眾仍依舊熱烈參與,開心地表示能用食物環遊世界真好!

天主教善牧基金會高雄中心(鳯山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為拉近民眾與新住民的距離,去年推出「善牧食堂—餐桌上的飲食」活動,邀請新住民姊妹擔任講師分享家鄉料理與文化,廣受民眾喜愛,今年再度推出四堂課,邀請菲律賓、烏克蘭、馬來西亞、沖繩等地新住民,與大家分享文化與料理。

來自菲律賓的蕭玉梅,從小跟著父母從大陸到菲律賓生活,在當地認識了從台灣過去唸書的先生,而嫁到台灣。在菲律賓生活多年的她,分享當地派對、慶祝活動中常吃的「通心麵沙拉」,蕭玉梅說:「菲律賓本地所出產的水果多酸澀,因此大家喜歡買水果罐頭來做沙拉,且菲律賓天氣炎熱,這道冰涼的沙拉非常受歡迎。」

從烏克蘭來的歐娜,則是帶來甜椒包飯,歐娜說:「這道料理很容易,只要將生米等食材拌好包入甜椒內,再將甜椒放入鍋中加水煮熟即可完成。」由於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政治因素,學員們很好奇地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歐娜比喻,二國的關係就好比台灣與中國,瞬間學員們就了解了。

有趣的是,歐娜分享她覺得在台灣的小朋友很辛苦,學習時間很長,引起了同為媽媽的學員們好奇,想了解烏克蘭的教育方式與台灣有什麼不同。歐娜解釋,在烏克蘭小朋友只要上半天的課,其餘都是自己的玩耍時間,但台灣孩子們不僅上課時間很長,下課後還有許多才藝、課輔的課程要上,真的很辛苦。

來自於日本沖繩的津堅未優則與學員們分享豬肉飯糰,津堅未優說:「早期沖繩曾被美軍統治,在戰爭時期時,肉多半拿來做成罐頭保存,因此他們很常用這類午餐肉來做料理,比方拿來包成飯糰,或像是沖繩有名的山苦瓜也會拿來與肉罐頭一起炒。」

談到沖繩,學員們都很好奇,日本人常認為沖繩不是日本人,津堅未優解釋,就像台灣各地人的口音不同,沖繩跟東京人的口音也很不一樣,她自己本身也聽不太懂阿嬤在說什麼,也難怪其他地區的人會覺得沖繩人很不一樣。津堅未優在課堂上直接示範二邊口音的差異,學員們聽了都覺得相當有趣。

由於受到疫情升溫的影響,最後一堂課程改由線上課程的方式來進行,來自馬來西亞的聶佩瑤教大家製作椰球,聶佩瑤分享,由於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印尼地理位置相近,食物也很像,他們的口味比較重,因此她剛來台灣時,都覺得台灣的食物太清淡。談到馬來西亞文化,有學員好奇詢問,在馬來西亞是不是只有回教徒才能當公務人員,聶佩瑤解釋在當地是沒有這樣的狀況,不會因為宗教因素而有職業選擇的影響。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Useful News

熱門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