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打拚多年的職場離開,原有身份的轉變或許讓不少人無所適從,但其實熟齡者透過自身經驗和智慧為他人服務,同樣能夠再創自我價值。畢嘉士基金會以永大多元照顧中心作為平台,提出熟齡再就業的想法,建立再奉獻的途徑,期盼熟齡者與社會再度產生連結。
(圖)畢嘉士基金會「熟齡再就業計畫」團隊走訪屏東偏鄉社區,服務在地長者。
「銀齡同樂繪、健康E起來」激勵熟齡者實踐自我
畢嘉士基金會提供職前訓練,以「體適能活動員」的服務為開端,讓熟齡者學習操作運動機台、體適能檢測器材,把關社區長者的健康;另外也推動「繪本導讀員」,讓熟齡者組成讀書會,演說繪本、設計手作及帶操等活動,與社區長者一同共學、共玩。「銀齡同樂繪 健康E起來」起初是想借助退休人士的力量,服務更多偏鄉的熟齡族群,後來發現這項計畫也幫助這些投入活動的退休者找到發揮所長的舞台。
除了體適能活動員、繪本導覽員等成功經驗,畢嘉士基金會亦關注長照、假性獨居等議題,目前正在推動「高年級社區關懷行動員」計畫,邀請社工來培訓,如手指操的復健、情緒共感及理解等課程,團隊展望能以居家訪視的行動關懷長者的身心健康。
(圖)體適能活動員,協助原鄉長輩檢測身體素質、說明測驗結果。
(圖)繪本導讀員團隊帶領繪本閱讀及延伸手做活動。
基金會公關人員葉靜印象最深刻的是團隊裡資深的曾敏大姊,76歲的她退休後一直在許多地方擔任志工,但沒想到年滿75歲後,就因年齡限制無法繼續部分志願服務;幸虧繪本導讀員沒有年齡的限制,曾敏大姊在這裡重新喚起身為小學教師的熱情,找回喜歡的自己,並祈願成為種子散播更多溫暖的能量。
而楊治瓊和林燕慧大姊,原先都是為了照顧母親才決定提早退休返鄉,「銀齡同樂繪 健康E起來」讓她們得以在兼顧家庭照護之餘,兼職擔任體適能活動員,走訪屏東家鄉陪伴長者。這些對於畢嘉士團隊的歸屬與認同,以及從社區服務中獲得的十足成就感,鼓舞了每一位行動員,讓他們的心靈都再次活躍起來。
疫情危機變轉機,樂齡行動員跨出舒適圈
在執行計畫時,葉靜坦言同樣遭遇到疫情的難題,以及面臨人力不足的侷限;在新冠病毒肆虐的當下,中心被迫暫停造訪屏東各個社區關懷據點、機構,也有人員流失的危機,團隊更擔心熟齡者會因為長時間不運動而退化。好在留下的樂齡行動員們保有十足的熱情與應變的能力,提前準備錄影所需器材,調整角度、對齊位置,使用對他們來說陌生的電子設備,並成功透過線上直播,向螢幕前的長者們導讀繪本。直播結束後獲得的許多暖心鼓勵,既帶給團隊歡欣雀躍,也展現出即使是面對疫情的不確定和數位化的變遷,他們仍絲毫不畏懼。
隨著疫情趨緩,目前樂齡行動員都再度進入社區服務,大夥們無不使出渾身解數,創意發想全新手作和健走杖活動吸引社區長者參加。團隊艱困過後迎來的改變令人欣喜,望向眼前每個四處奔走的身影,畢嘉士社區服務團隊深切感受到樂齡行動員並肩同行的默契,以及勇敢邁開腳步的決心和毅力。
信義公益肯定自我價值,共好行動擁抱樂齡未來
信義公益基金會的共好計畫激勵熟齡族群圓夢,藉由「共好行動徵選」的評選機制提供款項的補助,並針對團隊的需要,安排業師的輔導,依據服務方案的執行度、成效及後續影響,給予活動舉辦的實質建議與支持。為了延續共好行動的熱血,信義公益基金會也舉辦分區工作坊,凝聚資源邀請所有參與計劃的夥伴一起,透過此起彼落的討論聲,激盪出令人驚豔的火花。
共好計畫以充沛的技術和資源,作為提案夥伴最強而有力的後盾,讓團隊幫助熟齡者運用專業知識與豐富經驗,延長繼續投入社區、社會服務的機會,在退休後仍能持續工作,擁抱自己的價值為照顧長者而培植人才、促進協會之間的對話,畢嘉士基金會為關懷在地而深入屏東鄉里、用愛守護社區,兩者都攜手為台灣高齡社會努力,合力推動熟齡者展開璀璨的二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