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孤獨老到陪伴懷舊,銀髮族、家屬與失智的共舞共好

「每一個長者的故事,都是一個等待被聽見的寶藏。」曹爸總是這麼說。曹汶龍是大林慈濟醫院的失智症權威,人人親切的稱呼他一聲曹爸,他相信,老人家不該只是一段歷史,而是活生生的記憶,等待著關懷和科技重新展現的機會。在我們忙碌的現代生活中,老年人的故事往往被忽略,並埋下一顆名為孤獨感的危險因子。然而,藉由共好計畫,這些故事不再被遺忘。由曹爸發起的「記憶保養班」不僅為失智長者及其家屬創造了一個溫暖的活動空間,也讓這些長者的生命經歷透過故事館、AI和VR技術得以呈現。「一物一故事」讓每一位長者的過去,變成一個值得傳頌的篇章,溫暖著每一個參與者的心靈。

(圖一)曹爸與大家分享自己母親的故事

長者人權門診的創新,全人療護與法律保護

在共好計畫的開始前,必須談到另外一位靈魂人物,她是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施慧玲,她與曹爸共同推動「長者人權門診」。長者人權門診不僅僅是解決法律問題的診療室,更是一個幫助家屬理解如何保護長者尊嚴與權益的空間。在看診時,施慧玲經常陪伴在曹爸身邊,一起了解家屬面臨的困難,很多時候,家屬與長者不單單是來看病,而是帶著困擾前來就診,例如,失智症長者經常亂花錢,兒女不忍心錢財的浪費,想求助法律為父母申請監護宣告,這時施慧玲便會運用自己的法律專業,提供諮詢,並探討長輩平時的花錢習慣,進而為長輩守護錢財以及尊嚴。針對失智長者的家庭,門診不僅提供法律建議,也幫助他們找到適合的照護方式,避免衝突升級到監護宣告等法律程序。

創銀髮族記憶保養班,家屬與失智症共舞的起點

曹爸多年來致力於失智長者的照顧工作,他相信銀髮族需要走出來,在活動中重新連結生活的快樂與尊嚴。因此,他在嘉義縣溪口鄉創立了「記憶保養班」,讓失智長者每週三上午在三合院裡參與活動。無論是唱老歌、聊天還是烹飪,這個空間讓長者和家屬在尊榮中享受每一刻。每一週的相聚像一家人般,家屬之間也互相分享照護經驗,彼此扶持,久而久之大家就像一個互助家庭。

故事館的誕生:「一物一故事」記憶的保存與傳承

在互助家庭的二樓,曹爸與施慧玲共同構思並設立了一個故事館,這裡展示了許多長者的珍貴物品,通往二樓故事館的牆面是由中正大學學生的彩繪,以春夏秋冬的意象,象徵生命的興衰,透過學生活潑的創作,這個空間不僅保留了過往的回憶,也給參觀者帶來新的視角與感動。

故事館中的每件展品都蘊含「一物一故事」,背後都有著一段充滿情感的記憶,將長者的生活點滴串聯起來,讓家屬得以更深層地理解父母的生命歷程,甚至發覺父母不為人知的一面,其中一位家屬說:「媽媽從來不會跟我說這些。」還有人帶來媽媽以前做粿的器具,在早期家家戶戶幾乎都會有一把木頭雕刻的粿印,每到年節媽媽們無一不忙於廚房,準備各式各樣的祭品,宛如一把鑰匙,開啟長輩們、家屬間的話匣子,一塊粿印更讓參觀者感受到其中的溫暖與力量。有些兒女在父母過世後,仍每週來到互助家庭擔任導覽志工,並帶來已故親人的遺物,透過展覽分享故事。這些物品承載著深厚的情感,不僅讓人追憶親人,也讓故事得以延續。

(圖二)奶奶開心分享關於二胡與感謝狀的一物一故事

(圖三)中正大學學生彩繪,裝飾故事館

結合AI與VR讓記憶變得生動

故事館的特別之處在於,它不僅僅是一個靜態的展示空間。因為有了信義公益基金會的經費支持,這項計畫與中正大學合作,使用AI和VR技術將長者的故事活化,讓參觀者戴上特殊眼鏡後,能夠以立體影像「走進」長者的世界。這些科技工具不僅有助於推廣教育,更讓年輕一代認識並尊重長者的生活經驗。還有希望當孩子們在VR眼鏡裡為長者唱起耳熟能詳的童謠《桃太郎》時,長者們的臉上會不自覺地露出溫暖的笑容。這一刻,童真的聲音像是打開了記憶的閘門,讓過往的美好時光再度浮現。

(圖四)拍攝童謠《桃太郎》3D影片

(圖五)施慧玲教授以法律專業回答遺囑相關問題

共好行動「從孤獨老到陪伴懷舊的踏實築夢」建立了一個讓人們學習如何關愛、尊重與回應長者的需求,每一個家庭、每一段故事,都充滿了溫暖與力量,而這正是這個計畫最動人的地方。正如施慧玲所言:「每位長者的故事不僅是個人記憶,它們代表了我們社會的集體智慧與情感,值得被細心珍藏。」

更多共好行動報導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Useful News

熱門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