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黃筱妍、編輯/邱羿慈
藍染服飾襯著笑容和擺拍,這一群來自台中的銀髮長輩站在鏡頭前,自信演繹屬於自己的時尚姿態,活潑了「老」的印象。老五老基金會推出《新時尚雜誌》,不只是一場拍攝計畫,更是將客家文化與生命故事融入時尚美學的跨世代對話,讓我們重新認識「老」的美麗可能。

(圖一/長輩身穿藍染服飾,開心擺出姿勢合照,攝影師與工作人員則在前方熱情引導)
銀髮也時尚!翻轉「老」印象
談起時尚,多數人直覺聯想到年輕、流行、甚至帶有一絲距離感。但在老五老基金會,時尚是一種讓長輩重新看見自己的方式。這次的《新時尚雜誌》企劃,便選在台中石岡與東勢地區展開——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客庄。
以「藍染」手法進行創作,邀請會內的樂齡志工們親手染布,將這項傳統工藝轉化為富有現代感的服飾創作。這些布料不只做成衣物,更是承載文化記憶的載體。他們以不同方式穿搭親手製作、融合客家元素的服裝,在鏡頭前展現各種自信樣貌。那條藍染巾,既是造型配件,更是自我認同與文化再造的象徵。
這項計畫也獲得信義公益基金會「共好行動徵選-新生活獎」肯定,成為全台高齡活躍老化的精彩典範。
從客家藍染到G-Dragon:藍染也能走上街頭風
拍攝當天一早,石岡社區活動中心就熱鬧滾滾。衣架上掛滿客家花布、藍染、傳統剪裁的繽紛服飾,每一件都是長輩們設計的獨特創作。
雖然是最熟悉的客家文化符碼,當志工們巧妙地將藍染巾綁在頭上、手臂或腰間,與墨鏡穿搭,致敬韓國潮流指標G-Dragon的街頭風格——傳統與潮流瞬間結合了。這樣的搭配不僅時髦,還讓年輕人眼睛一亮,重新看見傳統文化的魅力。 而在換裝區的一角,76歲的陳奶奶正一邊笑、一邊抬起腳說:「這是我結婚那天穿的鞋子,還合腳耶。」腳上的白色高跟鞋,是她當年特別訂製的婚鞋,如今依然閃亮,只是多了一層時間釀出的光澤。今天,她把這雙鞋再次穿上,搭配自己親手染製的藍染上衣與絲巾,彷彿把半世紀前的新娘回憶,和此刻的自己重新縫在一起。那一天的拍攝,不只是換裝、上鏡,更像是替自己遞上遺忘許久的祝福——原來,無論年齡幾歲,都值得為自己盛裝一次。

(圖二/陳奶奶分享結婚當年穿的婚鞋,仍舊閃耀動人)
鬆動不安:陪長輩走進鏡頭的勇氣練習
然而,如何讓長輩願意站到鏡頭前,是籌備雜誌拍攝過程中最大的挑戰之一。許多阿公阿嬤一聽到要拍照,紛紛搖手笑說:「我哪有好看啦」、「這樣穿會不會太奇怪?」對習慣低調、默默付出的長輩而言,將自己放在鏡頭前,實在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有位阿嬤一度情緒低落地說:「我不要拍了啦,這樣很累,我也不知道自己這樣好不好看。」氣氛一度凝重。但社工們沒有放棄,他們一邊陪著聊天、泡茶,一邊溫柔地告訴阿嬤:「我們就是想記錄這樣的妳,很有味道,很美。」最終,阿嬤不僅點頭繼續拍攝,還在鏡頭前笑得最燦爛,留下了一張雋永的照片。

(圖三/攝影團隊全力捕捉長輩們最閃耀的一刻)
越老活越好:讓尊嚴和快樂同行
老五老基金會始終堅信「老」不是一個終點,而是另一種光芒綻放。這次計劃不只讓長輩「上鏡頭」,更陪伴他們在過程中找回「存在感」——從「不好意思」到「我也可以」,從「我不漂亮」到「原來我這樣很好看」!
這本雜誌的誕生,是一段關於自我接納的旅程,也是一場傳統與創新碰撞的實驗成果。

(圖四/古厝門前的長輩身著藍染服飾、搭配藍染手袋與紙傘,笑容恬靜地面對鏡頭)
時尚不是年輕人的專利,也不需要迎合標準的審美觀。它可以只是一條藍染巾、一張皺紋滿布的臉。在這場銀髮時尚秀裡,沒有人被年齡定義,只有生命的光芒與深度。
更多共好行動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