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許尹羚、編輯/邱羿慈
桃園市自造者協會由一群秉持手作精神,喜愛研究科技、二手物品再生的MAKER組成,歡迎每一個志工道合者加入,近年來協會致力於教育推廣,開辦各式講座,鼓勵學生多方體驗,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借助NPO中心的力量一起讓桃園成為更美好的城市。
MAKER精神發揚光大 教育為近年推廣目標
桃園市自造者協會秉持著MAKER的精神持續運作,而MAKER精神其實就是俗稱的DIY文化,從木工到家政類的毛線編織都算是自造精神的一環,近年來因為網路的興起,越來越多人願意上網分享DIY成果,利用網路的力量發酵,眾人看見了都爭相效仿,MAKER精神也藉此廣為人知。
(圖一) 自造者協會定期聚會
談及協會的成員召募及運作,賴聲寬理事長大方的表示:「只要與我們擁有同樣的熱情和想法,我們都歡迎你。」自造者協會其實就是一個同好會,單純為了興趣而齊聚一堂,敞開大門,歡迎任何人進來,雖不為商業目的,但卻可以共同構築一個目標,例如:協會近幾年努力在教育深耕。
渡河大賽發揮巧思 廢物利用為環保盡力
在極端氣候的影響下,各地水災頻傳,尤其桃園降雨量多,又多埤塘造成地勢低窪,更應防範天災危害,然而普通家庭幾乎不可能在家擁有一艘船以備不時之需,於是協會便想到舉辦「渡河大賽」,藉由比賽,思考若不幸遇上水災,如何將家裡的廢棄物建造成船隻,以拯救自己。
(圖二) 渡河大賽有趣又富有教育意義
(圖三) 第二屆渡河大賽許多人共襄盛舉
提到最初創立協會的宗旨,過去理事長常態性地在台北參加自造者聚會,發現有許多桃園朋友遠赴台北聚會,索性在臉書上創立桃園MAKER社團,在創立初期就得到不錯的迴響,爾後為了將精神傳遞下去,因而決定成立協會與政府合作,桃園市自造者協會便如此誕生。
協會成立後經常舉辦講座,免費提供點子與素材,讓參與者能感受到滿滿熱情,一般參與的對象都是在地居民,協會也非常樂意為民眾修復家電,經常把電器拆開後,發現只是電池沒電或某條線路斷掉,然而只要略懂一些基本原理,就可以賦予即將被丟棄的物品新生命,他們認為MAKER的精神即在於此,既有趣又可以省去一筆購置新產品的費用,還能為我們僅有一個的地球盡一份力。
校園開課鼓勵學生多方嘗試
協會與學校針對高中以上學子開設體驗課程,因教育部的推廣及補助,學校有足夠經費購置雷射切割、3D列印等器材,但學校老師普遍不會操作,因此他們深入校園進行教學。國高中階段,學生不免對未來感到惶恐不安,為了讓他們盡早發現自己的興趣,教學多以鼓勵為主,讓學生盡情探索更多領域,例如:設計電路、寫設計等等,他們提供材料、場地與師資,並在完成課程後發給證書,以此鼓勵學生多方體驗。
(圖四) 開辦MAKER系列講座
秉持無私教學本意 NPO中心為未來提供方向
協會創造的作品,如機器人等等,原則上不販售,若對作品感興趣,他們都願意從頭開始教學,自畫設計圖到雷射切割,無私教學才是本意,真的有意購買的,通常是學校或政府單位以教學為目的出資。
MAKER的另一項意義即在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自造需要很多知識,大大改變青年學子的金錢觀,知識是無價的,而金錢並非萬能,單靠金錢購買,往往流失不少樂趣。
協會把社會及創業資源做有效地整合利用,與志同道合者一起分享,NPO中心在想法上也不吝嗇提供其未來發展方向,分享中心辦理企劃案撰寫的課程,或提供協會曝光機會,而且建議將渡河大賽擴大,將作品展示出來,而不是只放在家中獨自欣賞,協會的行銷顧問Stacy表示:「很開心桃園能成為大家一起做夢、做事的一個地方,並且每天都有充滿期待的事情發生。」桃園是一個有創造力、有靈魂的城市,期盼成為更多MAKER的夢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