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永續、大數據成新亮點!加速器助台灣食農無痛轉型

後疫情時代,不少產業面臨危機紛紛開始整頓、嘗試轉型以尋找未來商機,食農產業也不例外。扶植食農創新創業的「好食好事加速器」,自 4月展開加速計畫招生開始,由於從產地到終端消費的食農價值鏈在疫情之後的轉型需求大爆發,因此國內食農新創及中小企業紛紛熱烈詢問與報名。

飲食新創──跨域整合,打破疫情僵局

「好食好事加速器種子計畫」今年邁入第三屆招生,收到來自各地食農新創的報名與迴響,顯示即便在後疫情時代,不穩定的經濟環境,也並未擊退台灣的食農新創,新創者們反而更積極的運用跨界創新的科技與商業模式,尋求成長突破之道。本屆招生四大領域分別是「食農科技」、「食農生技」、「創新飲食」、「永續食農」。有別於第一、二屆加速器報名團隊,今年「創新飲食」取代了「食農科技」 類的新創團隊,報名最為踴躍; 「永續食農」則緊追在後。

雲端廚房、會員制訂購等個人化餐飲服務成為食農創新主流趨勢之一。(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好食好事基金會執行長歐陽思菊表示,「我們確實看到另人眼睛為之一亮的食農新創團隊,不僅能夠與國內產地及市場接地氣,更掌握了國際食農產業的發展趨勢,展現了台灣食農產業所蓄積的創新能量正在爆發中」。這也是「好食好事基金會」在2018年起在台灣啟動首家食農加速器,扶植食農新創,希望鼓勵更多的台灣新創企業投入食農創新與創業的領域,進行跨界與跨域的整合,推動更永續、健康的食農環境。 

替代性蛋白風潮席捲國際 雲端、數據成創新飲食關鍵字

餐飲業雖是這波疫情首當其衝的受災戶,但卻是這波報名中最為踴躍的行業別,其中發現「個人化數位餐飲服務」儼然成未來主流。部分業者提出結合數據、行動等解決方案,推出雲端廚房、會員制訂購等服務;也可看出未來餐飲模式,因應「零接觸」的生活型態,「便利」與「個人化的數位服務」將成為發展趨勢。

襲捲全球的替代性蛋白風潮,正準備在台灣開始起飛。(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此外,以素食或替代性蛋白為主題之團隊,今年數量不僅提升且種類多元,產品包括替代肉品、植物奶等,可以看出近年襲捲國際的替代性蛋白的風潮,正準備在台灣開始起飛。

永續食農連結在地有機產業 帶動地方創生成顯學

「永續食農」類型的新創報名團隊在今年也異軍突起,成為本屆招生的亮點之一。永續食農在各產地的應用趨勢,隨著大家追求永續健康的環境發展,因此可以看到拉長農產品價值鍊,將廢棄物再利用,或是本土品種作物加工應運而生。尤其近年,國內「地方創生」成為顯學,因此發現許多報名加速器的新創團隊連結台灣的在地食農產業鍊,例如:茶、稻米、雜糧、可可、香草、花卉等,透過原物料選用、加工、品牌設計、電商發展等方式,讓消費者重新認識與接觸台灣的在地農作物,進而使農村、社區或自然環境再活化。

國內「地方創生」成為顯學,使消費者重新認識與接觸台灣的在地作物。(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AloT、影像辨識助轉型 智慧環控奠定農業科技轉型基礎

一向是台灣食農新創強項的「農業科技」,則仍舊透過AIoT感測、影像辨識等科技提出協助農漁業生產的解決方案,例如:養殖業水質檢測,持續為地方農業深耕;除此之外,亦有幾家團隊透過智慧環控之技術,以室內種植為發展方向,發展作物種苗、高經濟價值作物。

第三屆「好食好事加速器種子計畫」預計於7月中選出10-12支新創團隊,期望為台灣食農新創團隊加速加值,發揮市場影響力。(圖片來源:好食好事基金會)

第三屆「好食好事加速器種子計畫」預計於7月中選出10-12支新創團隊,並於8月起展開為期4個月的免費加速輔導課程。本屆加速器計畫特別與交通大學產業加速器跨界合作,由國內兩大加速器結盟,搭配種子基金投入「食農x科技」,可望發揮1+1大於2的效果,為台灣的食農新創團隊加速加值,發揮市場影響力以「處處有好食」為終極目標,持續把創新科技或商業模式,帶入食農創新與創業的領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Useful News

熱門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