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創的戒檳課程 ,巧推理論的實際運用

巧推(Nudge)是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泰勒提出的理論,這理論也落實在各個領域包括公共政策與商業行銷界。這個理論可以協助政府四兩撥千金推動公共事務或是解決一般人的事業瓶頸,甚至人生議題。

因為十個口腔癌,九個吃檳榔,因此國民健康署癌症防治組林莉茹組長為改善因嚼食檳榔引起的口腔癌死亡人數,精進提升戒檳班成效以及融合巧推Nudge理論,接軌國際巧推思潮。

特地於10/30日邀請大腦巧推與行為改變專家國立東華大學李明憲教授與防癌教育基金會由力行執行長討論戒檳班與巧推設計。

李教授有感於每年因口腔癌而死亡的人數平均約2300人,因此在2007年他就開發了各類型的戒檳班,首創全球運用巧推Nudge與行為改變結合的理論,開發了團體戒檳課程,這套課程設計成四節,稱作TNB四小時戒檳班,由花蓮縣開始實驗推動,迄今總計協助全台約五萬人戒除檳榔,在花蓮縣推動的成果指出追蹤戒檳一年的長期成功戒檳率高達6成以上,這套行為改變技術能夠把幾十年的嚼檳習慣戒除,真的很不容易。這是世界第一套戒除檳榔的課程,另為了考量在不同生活場域的運用,李教授並開發了個人戒檳術、3A3R門診戒檳衛教、動機式晤談戒檳術以及無檳社區、無檳校園的推動模式與方法等等。這些行為改變技術均融合了大腦行為科學與巧推驅力的設計。

會議中,李教授並說明他開發的國中小檳榔危害動畫的運用方式,以及聯絡簿戒檳貼紙,因為他洞察有嚼檳習慣的家長行為習慣,發現他們多數會簽聯絡簿,所以他設計了簽名貼紙讓家長在簽名時向小孩承諾減檳或戒檳,因此而引發戒檳意願的成效不錯.

由力行執行長也是國內少數的戒檳班專家,他提出防癌教育基金會多年來對於戒檳工作的持續投入,包括設立戒檳專線、首創進入運輸業、高嚼檳場域的無檳職場推動模式、戒檳衛教聯盟網站等等,基金會具有培訓全國戒檳專業人力的豐富經驗,未來並願意持續協助政府推動相關專案。

會議在林組長結論中結束,她感謝兩位專家針對這個重要卻經常被忽略的議題持續十幾年的關注,她期待兩位專家能持續協助,包括協助培育戒檳人力、設計進階課程、研發巧推與行為改變教材,以改善每年因檳榔而罹患口腔癌死亡的龐大人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Useful News

熱門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