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秀色女士捐車善牧 助花蓮脆弱家庭及兒少服務

「台193線上,只有善牧花蓮玉里中心一個社福機構,加上當地兩小時才有一班公車,部落族人就醫和採買都比較困難。」善牧花蓮玉里中心林菁華督導形容。也就是說,當社工在服務個案時,一端需深入部落,另一端則須連結到花蓮市區才能得到專業協助,因此「長途跋涉」一直是社工最辛苦的部分。年前,原本經營小吃生意的陳洪秀色女士退休後,把辛苦攢下的積蓄,捐出部份買了一台廂型車,提供善牧基金會花蓮區社工公務使用,幫助偏鄉弱勢家庭及孩子解決交通問題,尤其位在較南端的玉里、卓溪服務中心,善牧社工帶著孩子就醫,一趟單程動輒100公里的遙遠路途,五趟來回就相當於環島一周的距離。

1987年,天主教善牧基金會來台展開不幸少女的救援,修女們跑遍花東地區,發現許多遭受性剝削的少女,其中原住民少女比例頗高,了解這群孩子的家庭大多無法給孩子安心的成長空間,於是30多年來,陸續在花蓮光復、瑞穗、玉里及卓溪成立原住民服務中心,以及花蓮兒少中途之家,提供脆弱家庭的兒少、婦女及長輩照顧服務及社福資源網絡的連結,去年善牧在花蓮的5個據點,共計幫助花蓮當地453戶家庭及1016位弱勢兒少。

這次,在各方愛心人士的牽成下,2/22(二)舉行的捐車儀式上,捐贈者陳洪秀色女士表達捐車給善牧的想法,她回憶:「我從小就跟爸爸去討海,加上家裡孩子多,捕魚回來後,忍著疲憊和飢餓,繼續照顧六個弟弟妹妹,後來,爸爸叫我乾脆書就不要讀了,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過往。所以,我一直希望有能力後,能幫助跟我有類似際遇的孩子。」年幼時的她,每天揹著小孩操持家務汗流浹背,衣服總是溼了乾、乾了溼;曾經手被漁網劃傷,血流見骨也只能咬牙硬撐,這就是陳洪女士的童年。一路辛苦的歷程,養成她勤儉持家的個性,並展現「阿信」般堅強的生命韌性,幾年前先生走了之後,陳洪秀色女士再去念國小學識字,完成自己想就學的願望。

談到捐車給善牧基金會的初衷,陳洪女士覺得自己是苦過來的,經營小吃店幾十年,生意曾經好到客人大排長龍,讓她非常感謝上天給予的眷顧和疼惜,更堅定回饋社會的心願,好不容易存了一點積蓄,得知善牧基金會長期在花蓮地區默默照顧弱勢家庭及兒少,於是她二話不說,把積蓄捐出來買車供善牧在花蓮地區服務使用,透過承載她辛苦結晶的心意深入偏鄉,把「愛」傳到最需要幫助的地方。加上女兒的暖心支持,她希望拋磚引玉,號召社會大眾一起關心偏鄉的脆弱家庭及孩子。代表接受這份心意的善牧花蓮區主任曾梅玲滿懷感謝的說:「有了這台車加入守護部落的行列,善牧社工們會努力把服務做得更深入、更週全。」

在花蓮地區,善牧服務的個案中,有一半以上是隔代教養或單親家庭的孩子,因為家長得為了生計疲於奔命或遠走他鄉,孩子要在資源充足的環境下成長幾乎是件遙不可及的事,而現在部落裡許多孩子不但無法受到完整的照顧,加上有像是ADHD過動症、自閉症、亞斯伯格症、發展遲緩議題的特殊兒童比例攀升,孩子們需定期到大醫院上課就醫,即早拉齊與同齡孩子的成長步伐。如果家庭中有一位孩子需就醫,就是一項沈重的負荷。

「但如果放棄就醫,就等於放棄這孩子的一生。」善牧玉里中心林菁華督導心疼地說。有了公務車,加上社工的鍥而不捨,希望讓孩子的成長早日步上常軌,而考量到孩子終歸要回到家庭中,會帶著家長一起了解孩子的情況,進而思考未來可以如何照顧孩子。今天(2/22)儀式中捐贈的這台車,未來將肩負起守護善牧花蓮光復、瑞穗、玉里、卓溪四個中心及花蓮兒少中途之家照顧脆弱家庭及其孩子的使命,幫助服務個案就醫、處理司法議題及與原生家庭間的連繫,陪伴脆弱家庭踏實走過人生中每一段考驗歷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Useful News

熱門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