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藝文教育創新暨研究協會開創交流空間,合作發揚東南亞文化

桃園市東南亞藝文教育創新暨研究協會坐落於桃園後火車站,這裡宛如一個東南亞文化的知識站,設有分享式書店,提供讀書會、街區小旅行、美食交流平台、手作工作坊…各式服務,所有對東南亞文化感興趣的人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知音。

2021年3月拍攝
(圖一)街區小旅行由東南亞夥伴擔任嚮導分享經驗

協會打造友善東南亞藝文空間 促進理解與交流

協會以「分享」、「相互理解」與「多元美學」等三個理念,來打造一個友善移民工的藝文空間,林周熙理事長認為台灣有幸成為多樣族群融合的地方,新住民、東南亞移工到此生活,在生活上難免遇到難關,大部分的人會親切的提供協助,但是仍有少部分民眾對東南亞族群抱持偏見,若創造一個友善的環境,讓遭遇困難的朋友有一個地方可以分享經驗或一解鄉愁,這是件好事,何樂而不為呢?
當時理事長希望大家可以認識東南亞文化,首先成立了分享式書店「望見書間」,讓想看書的人有書看,想學習的人有環境可以交流,而書店只是發揚文化的其中一環,成立協會後才逐步完整這一幅世界拼圖。協會有別於一般的書店或借書站,只提供知識傳遞;在這裡有讀書會,有語言交流平台,也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更像是充滿濃厚人情味的聯合國。
來自各地的人不受限於語言的隔閡,因為文化而聚集,有些人為了蒐集資料到此借書,反而成為了常客,也有些人為了找尋異鄉的歸屬感與家鄉味,因此停留,紛紛愛上了這裡的氛圍,在此只要有熱情,都可以結交到有志一同的朋友。

2021年4月11日拍攝
(圖二)文化廚房泰國考蘇製作

期盼書店空間發揮知識力,推「攜書人」行動有效善循環
理事長林周熙認為知識是無價的,所以書店並非以營利為目的,不只無償提供每人單次借閱兩本書,而且沒有採取押金制度,也沒有限制借閱時間,讀完再還,因此很多人都好奇:「這樣的運作模式不會使圖書資源越來越少嗎?」理事長表示:「書的價值是為了傳遞知識而存在,不希望民眾為了盡早取回押金,而草率將書閱讀完,反而影響了閱讀品質,即使借閱的書沒有回來,也可能在其他角落繼續發揮知識的力量。」
至於「會不會有人借了沒還呢?」其實有的,但是人性本善:「沒有人會故意借了不還,只是忘了,或是需要更長時間的閱讀,就算有故意未還也只是少數。」,即便如此,仍不改理事長創立分享式書店的初衷,甚至有時候還回來的書,比借出去的還多。理事長透過望見書間發起了「攜書人」(Project Books Carrier)的行動,鼓勵新住民和移工在往返東南亞國家時可以攜帶一人一本書回台灣,豐富圖書資源,促成善的循環。

(圖三)望見書間創辦人林周熙理事長邀請民眾攜書回台灣

合作發揚東南亞文化,盼計畫成行共度難關

教學多年的印尼夥伴陳麗珠老師用手作帶領學生認識印尼,在介紹開齋節時有一個代表性食物叫做Ketupat,是用椰子葉包裹白米製成,外型類似台灣的肉粽,但考量到孩子們包粽子有一定的困難度,而且吃完以後便無法保留作品的完整性,於是施展編織技巧教小朋友製作東南亞粽的裝飾品,用緞帶編織的飾品不只美觀還兼具保存的功能。

文化的交流不僅限於書本,人們時常經由聊天玩樂建立友誼,林周熙理事長發覺東南亞朋友在藝文創作方面很有才華,於是開起手作工作坊的課程。藝文交流成為東南亞藝文教育創新暨研究協會的一大活動,不定時邀請東南亞朋友教學,期盼未來能結合各方的力量成立設計公司,展現國人與新移民合作的設計巧思,持續推廣東南亞文化。

(圖四)左:緞帶編織Ketupat裝飾品,右:印尼皮影戲偶

近期受疫情影響,少了逛街的民眾,生意大不如前,桃園後火車站許多東南亞商店叫苦連天,為了配合防疫政策,店家多採取外送與外帶的方式,協會積極找尋對策,推出多種防疫包,幫助店家拓展市場,並藉此吸引民眾認識東南亞飲食。此外,在疫情趨勢下理事長萌生自動販賣機的經營模式,期許計畫有機會成行,共同度過難關。

東南亞的朋友各自因為不同原因離鄉背井,重新認識陌生的環境,身為在地人的我們對於異國朋友應該抱持包容與接納的態度,給予多一些的關懷,將其視為台灣的一份子,公平地對待他們,才能在辛苦的生活之下感受到多一點的溫暖與歸屬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Useful News

熱門精選文章

關懷弱勢銀髮族,受卡努颱風延期視障公益按摩愛心不減

社團法人新北市視障愛心協會致力為身障朋友爭取工作機會,辦理新北舊衣回收再利用方案,協助媒合視障按摩就業資源等,有感於社會對盲人重建之愛,協會為此發揚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號召社會愛心人士組成【盲人愛心行善團】。受卡努颱風影響,原訂公益按摩活動,延期舉辦,為社區長者肩頸舒壓按摩,經多位長者體驗後,都意猶未盡期待社團法人新北市視障愛心協會再度造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