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權前夕│你唯一需要的,就是做回你自己

自從去年(2018年)11月的同婚公投之後,社會漸漸開始會討論性別平權議題,因而接連有許多LGBTQ+相關的事件登上新聞版面,撞進大眾的視線裡。譬如說今年六月在PTT論壇上一位網友在女板上抒發心情,表示表示自己被主管逼迫向同事坦承自己的身體狀況,且若有任何同事感到不適,就必須自願離職。

看這篇PO文時聯想到了之前讀過的散文裡,其中一個叫〈嘻嘻男孩〉的篇章,作者在短短的篇幅裡論述了一些有關雙性者、同性戀、刻板印象和自我認同的觀點:

似乎我不是男的,也不只是女的。於是心理醫師出現了,幫助我決定性別。
柔軟度奇佳。女生一點。
數理腦袋勝過語文腦袋。男生一點。
戀愛呢?喜歡男生還是女生?
女生吧。我說。我暗戀班上的女生。
愛女生。男生五點。
「光憑這一點,」醫生說,「幾乎可以確定你是個男的。」
是嗎?但我覺得自己是個女的。就算擁有半副男人的身體,我還是女的。
─胡淑雯《太陽的血是黑色的》

為什麼力量屬陽而柔韌屬陰?為什麼數理屬陽而語文屬陰?這是作者胡淑雯在這個段落間註解下的感想。

私下和朋友們討論PTT網友的事情時聽到了形形色色的想法,但其實許多答案聽了讓我感到很吃驚,詫異自己怎麼會跟這種人當朋友之餘,不免想了一下是什麼原因讓他們有這樣的想法。如胡淑雯在書中的困惑,為什麼有些特性在大眾的印象中屬於男性,而女性則應該保持另一種完全相反的形象?

不知不覺成為他人眼中的模樣

1970年代法國精神分析學者Jacque Lacan曾說:「人很有趣,如果他人以某種方式看待一個個體,不知不覺中,那個個體就會漸漸成為他人眼中的那個模樣。」,後世的心理學將這個現象稱為「凝視」,描述某種社會情境中的典型觀看視角。以我自己的理解來說,即是俗稱的刻板印象。

在男性掌握主導權的父權社會中,女性被型塑成弱勢的象徵,因而一切與女性相關的事情,似乎都被賦予了次等不需被尊重的含意。從造字的規則中就多少能看出這種端倪,「奸」詐、「妖」孽、貪「婪」,漢字裡潛藏大量的性別暴力與偏見,讓父權社會中男尊女卑的階級結構,無孔不入的影響所有使用中文的華人。

今年的7月底時,我油管追蹤清單裡的一名Youtuber Cindy H發佈了一個閒聊影片,標題是「那天我在海邊被偷拍了/聊一點男性凝視」,影片中Cindy H敘述了自己在海邊因為工作需求進行拍攝時,被附近的陌生男子用空拍機偷拍,在結束拍攝後Cindy H上前詢問那名男子是否在拍自己,而對方以一種「妳穿這樣被(男生)看/拍有什麼不對嗎?」的語氣回答:喔對啊,我就是在拍妳。

這其實是一件很荒謬的事情,即便是在路上巧遇明星想留影紀念,也不會不打一聲招呼、不顧當事人意願就擅自拍攝。然而許多人因為長期接收被父權綁架的媒體那種由高處自上而下審視他人 的男性敘事視角,浸漬在這樣的歷史悠久的文化中,漸漸習以為常。

不符合社會期待者的“孤獨”

刻板印象是一件很弔詭的事情,譬如說男人就該要養家、女人就該相夫教子,好像一個人的「性別」就成了他的全部,人們會問你特定的問題,干涉你的生活,好像其他部分都不重要,你就是「某個性別」的人。

那個陰柔的、在廁所跌倒受傷而過世的葉永鋕,人送外號玫瑰少年,永遠都一個人、不敢在人多的下課時間去上廁所,因為男同學會踢他,人多的時候還會起鬨說要檢查他有沒有生殖器,僅只是因為他的性別氣質和大家都不一樣。

那些起鬨的同學應該都覺得葉永鋕很奇怪,所以理所當然的把他當成霸凌對象,葉同學怎麼看自己不得而知,但我猜他應該很孤單,為了安心如廁避開眾人,卻導致自己失救致死,那是一種「娘娘腔」的孤獨,亦是所有不符合社會期待者的孤獨。

玫瑰少年事件發生在2000年,時至今日已經過了十幾年,但同樣的事件仍然層出不窮,2019年6月的世新霸凌案件裡,一名男同學帶著兩位友人闖進受害男學生的宿舍,出言不遜後作勢觸碰受害人下體。世新受害同學PO出的其中一支影片中,霸凌者開口閉口「你室友也覺得你怪胎,他不敢跟你講」、「大家都覺得你很奇怪」、「他們都覺得你怪怪的」,和他人不一樣彷彿成了一種原罪,一種需要被懲罰的特質。

不同的性傾向與特質挑戰了父權社會定義裡的「正常」,讓這些放不進社會期待的小抽屜裡的人們依舊被貼上了異樣的標籤,若有似無的昭告這個社會,他們可以被暴力相待或是隨意折辱。

唯一值得慶幸的大概是現如今的人受到威脅與傷害時,懂得掏出手機錄影存證,然後上傳到社群網路上為自己發聲。

你可以活成自己想成為的模樣

前陣子新北市立板橋高中制服解禁,暑假過後的新學年將開放男學生穿裙上學,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則預計跟進,在不違反善良風俗的範圍內,希望學生能夠自在做自己。

隨手將這則新聞裡的關鍵字餵狗,除了客觀敘述事件的報導,還能找到一些「憂!」、「抗議」、「家長團體」作為標題重點的文章。閉者眼睛點進了其中一篇,看見這樣的敘述:「袒胸露背或者不合時宜的服裝,這樣是尊重嗎?禮儀一定有它的道理,為什麼男孩不建議穿裙,因為男孩好動,甚至男生還要保家衛國鍛鍊體力。」

我花了五秒鐘思考為什麼女生穿校裙是守規矩,但男生穿一樣的校裙就叫坦胸露背,然後回想了一下自己哥哥在家裡沙發上癱成一片馬鈴薯泥的樣子,又被男生好動、要保家衛國這幾個大字娛樂到了。

對於這些排山倒海的抗議或憂慮,板中倒是很淡定,在臉書粉專裡寫道:「如果我們的同學能夠因此被同理、尊重,我們願意為了他們勇敢一次、兩次、好多次,這樣或許我們就不會再失去任何人。」。以前平權意識尚未抬頭時,人們認為女性就應該留長髮穿裙子,男性就該魁武陽剛,在體制中稍不符合、有自己的想法,人們就會說那是特立獨行。但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每個人都有權以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呈現自己,並且被他人尊重。

很多人都說恐懼與仇恨來自於無知,因為改變是痛苦的事情,尤其是思想認知上的改變,習以為常的事情被顛覆,彷彿一夕之間被全世界拋棄在後,所以人會恐懼,進而抗拒。過去我們習慣了父權社會對性別的二分法,不是男生就是女生,但其實每個性別都可以有不同的樣貌,不必然因為擁有某種生理性徵,就必須要成為什麼模樣。

參考資料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Useful News

熱門精選文章

桃園創業新動力,青年事務局展示永續設計與公益行銷的無限可能

在追求永續發展與增強社會責任的當代,桃園市社會企業中心於日前舉辦了「永續設計綠色商機×公益行銷跨域串聯」創業家小聚活動。桃園市社會企業中心,提供輔導與育成服務,鼓勵青年成為社會影響力的推手。這次活動邀請了Ccilu馳綠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許佳鳴和蜂湧數位商店營運長詹尹州,分享他們的創業經驗與故事。桃園市政府青年局侯佳齡局長、社會企業中心黃妙兒執行長也出席現場,與學生和年輕創業家們進行了熱烈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