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勇敢接受診斷,腦麻兒志願當上消防員助人

採訪/陳孟葶、編輯/邱羿慈

「自己要接受孩子,然後要走出來,孩子才會快樂。」楊智宇母親說道。智宇最終被診斷為腦麻兒的結果,母親並沒有產生負面的想法,而是選擇接受,讓兒子在愛與鼓勵的環境下好好成長。

擁有腦麻兒子,依舊樂觀面對

(圖一)幼時智宇與母親一同出遊的快樂回憶

剛出生的楊智宇並非為腦麻兒,在過程中發現了其發展遲緩,逐步進行觀察後,到了兩、三歲才被判為腦麻患者,許多家長一開始會有負面情緒湧上心頭,不知道往後日子該如何面對、孩子未來在社會上該如何順利生活?

然而智宇母親並沒有放棄,並欣然接受了這個結果,時常給予他滿滿地鼓勵、爺爺奶奶也十分疼愛他。「自己要什麼一定要講清楚,若不講出口我們就不會幫你。」正因為家人們正向且不過度溺愛的教育方式,讓智宇在成長的路途上能好好地長大。

長期記憶天賦、腦麻兒夢想成為消防員

(圖二)幼時智宇與父親在消防局的合影

老師們在上課過程中有注意到,智宇的記憶力相較於其他同學算名列前茅。「可能短期(當下)記憶沒那麼快,但重複觀看幾次,他能講出影集名稱、演員以及片段劇情。」、「他會停頓幾秒,去撈出腦中那部份的記憶,所以我們有時候都覺得他的記憶體挺大的」母親說道。

當中提問智宇未來有什麼夢想、想成為怎麼樣的人,他的回答是「消防員」,也許來自從小的耳濡目染。父親是義消中隊幹事長,從小看著父親四處救火、幫助別人,善良的他也燃起想為社會盡一份力的念頭、成為人民生活中的守護者。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腦麻基金會持續傳承經驗

(圖三)基金會受訪時母子倆幸福合照

母親認為財團法人腦性麻痺基金會是瞭解他們需求的地方,也因為有單位的存在,讓許多同為腦麻兒的家庭減輕負擔,跟著基金會的腳步,自己不用花過多的力氣陌生地去嘗試、去闖,對她而言這裡是很有意義且充滿愛心的大港灣。

她將親身經歷分享給正在撫養腦麻兒的年輕家長,或許自己的教育理念能幫助到他們更瞭解如何與孩子相處。同時也給予一些建議:「勇敢接受孩子的病情,給予滿滿地鼓勵及無私地關愛」當自己敞開心胸且真心接納,教育孩子時他們才會快樂、才能真切體會到家人無私地愛與幸福,成長過程才會更圓滿。

1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Useful News

熱門精選文章